【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01
成果简介

针对特低渗-致密油藏流体赋存及渗流机理复杂、裂缝窜流预测精度低、缝网优化调控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攻关形成了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支撑了我国特低渗-致密油藏的规模效益开发。发明了致密岩心渗吸排驱及注剂吞吐可视化监测实验装置,提出了多尺度裂缝-孔隙介质渗吸排驱数学模型及微观渗流模拟技术,揭示了微尺度流体流动、驱替-渗吸及剩余油动用机理,剩余油识别率达2μm。研发了天然裂缝-人工压裂缝-基质耦合的特低渗-致密油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建立了嵌入式离散裂缝-水平井耦合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及模拟技术,实现了裂缝窜流精准预测的理论突破,窜流预测精度由75%提高至90%。考虑缝控储量最大和均衡有效动用为多目标函数,研发了特低渗-致密油藏“井网-缝网-排采制度”协同优化技术,形成了多场重构驱渗结合的全生命周期开发技术政策,缝控储量提高50%,单井EUR提高30%。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图1 致密油藏渗吸排驱采油微尺度模拟示意图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图2 特低渗致密油藏多场重构驱渗结合效益开发示意图


02
应用领域

该成果可推动特低渗-致密油藏多尺度离散-连续介质耦合渗流理论的创新发展,对于我国鄂尔多斯、准噶尔、松辽、渤海湾等盆地以及北美、中东等地区的特低渗-致密砂砾岩/页岩油资源具有极大应用潜力,可用于油藏非均质性描述、原油赋存状态及孔隙结构表征、多尺度流动规律分析、裂缝窜流预警及压裂窜扰治理、开发方案设计、转变开发方式参数优化、提高采收率措施决策等。



03
市场前景

以特低渗-致密油藏为代表的复杂介质油藏资源量丰富(超过230亿吨),提高采收率潜力巨大,是我国未来原油保持2亿吨稳产的重大接替领域。然而,天然裂缝、压裂缝与微纳米孔喉广泛发育的特低渗-致密油藏非均质性极强,尺度差异巨大,多尺度渗流机理复杂,裂缝窜流严重,采收率普遍低于15%。本成果创新形成了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可用于认识油藏跨尺度渗流规律、推动“压-焖-排-采”开发和多场重构驱渗结合提高采收率实践,有效支撑我国特低渗-致密油藏的绿色智能开发。



04
知识产权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图3 发明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证书、获奖证书



05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技术服务和咨询、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06
成果完成人(团队)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王代刚,男,博士,副研究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拔尖人才,提高采收率所副所长。2017年获北京大学石油地质学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复杂介质油气藏提高采收率基础渗流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基金2项(特别资助及面上项目)、校青年拔尖人才基金1项以及油田公司技术攻关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企业联合基金、油气重大科技专项、中石油前瞻性基础性科技专项等项目,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Energy、Fuel、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22项(第一完成人15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聘为北京大学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以及国际SCI期刊《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编委和国内期刊《Petroleum Science》、《天然气工业》青年编委,担任中国石油学会、美国SPE协会和AGU学会会员及国际InterPore分会场主席。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宋考平,男,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大学者”领军学者,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第十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油田开发理论研究、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SPE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1983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1998年获该专业博士学位。任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新技术”项目副组长,以第一完成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驱油相自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新方法”。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攻关、国家重大专项专题等课题15项,主持完成油田科技攻关课题和工程设计近百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奖4项,其中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1),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三),是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的主要贡献者(集体奖,第三完成单位排名第2);获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1项(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特等、一等奖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3件;发表论著139篇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4篇部,SCI、EI收录106篇次),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培养博士生30余名。与大庆、吉林、辽河等东部老油田紧密结合,多项成果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大庆油田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是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成果推介】第55期:特低渗-致密油藏复杂缝网有效开发关键技术

联系方式

成果完成人(团队):

老师  18310865935

宋老师  13804653506

科学技术处(技术转移中心):

谭老师  010-89733055



发布者:cubeoil,转转请注明出处://www.mirrorballz.com/archives/91175

(0)
上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上午8:49
下一篇 2024年10月28日 上午8:49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