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白俄罗斯387井钻井平台。经过220小时的连续作业,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控股的四川天石和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系统成功命中位于地下4150米的油藏靶点。
自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系统2019年成功完成全过程进口替代以来,该产品已在川渝、东北、新疆等地区作业200余口生产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是非常规油气开发必备的关键核心技术利器,技术含量高、攻关难度大,国内长期处于“依赖进口、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1
航天科工和中石油集团强强合作
2
旋转地质导向系统
是非常规油气开发必备的
关键核心技术利器
旋转导向钻井系统是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关键测控装备。与传统定向钻井技术不同,旋转地质导向系统能够在地层中任意方向自主行进。钻头并非“直”达目的层,而是能够在地层深处按照设计好的轨迹钻进,直至命中深达几千米的地下油气藏“靶心”。
“在一个水平层段上,垂直打下去,拐个弯,这个技术是非常先进的,其中拐弯控制的核心技术就叫旋转导向。”天石和创董事长孙全华解释,旋转地质导向系统主要作业于常规油气藏开发殆尽后那些原本难以动用的储层,它通过增大造斜率,提高拐弯控制能力,实时控制井下钻井方向,追着储层精准穿行。
旋转地质导向系统可以闻着“油味儿”走,如一条“钻地游龙”,甚至可以让直径0.2米的钻头在0.7米的薄油层中横向或斜向稳定穿行,实现一趟钻“横向”移动1200米以上的长距离作业,为油气开采建立通道。
“采用这一钻井技术可以使储层钻遇率高达100%,同时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孙全华表示,这种精准制导钻井,对降低综合开发成本,最大化开发油气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旋转导向系统能够在地下超过6千米的深度完成作业,离不开随钻测井系统的“导航指路”。由此,磁性惯性导航系统、液压伺服驱动系统成为研制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的关键之钥,而这也恰恰是航天器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旋转导向系统在钻井平台作业现场
惯性技术作为33所的核心技术,十年前,研制团队充分利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磁通门传感器、微机电加速度计等技术优势,开展技术攻关,试图利用惯性导航技术,让设备在地下随时感知钻头和油层位置。
感知位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它还要知道自己该如何走。研制团队还将航天器飞行控制执行系统的伺服驱动技术用于其中,技术原理虽然相同,但用在旋转地质导向系统中难度更大。
“打上天难,但入地也难,入地比登天还难。”天石和创总经理白璟介绍,旋转地质导向系统的难点在于,所有钻井仪器设备因其工作环境极度恶劣,例如要承受150°C以上的高温、140Mpa的高压以及超过20g的振动强度等,总体上要比普通设备要求高得多。
旋转导向系统即将下井
国外专家到天石和创公司参观交流
【地球物理工程师2名(北京/太原,薪资18K-24K/月)】
任职要求:本科,年龄45岁以下, 3年以上地震解释、地震反演、构造分析等相关工作经验。
【地质工程师2名(北京/太原,薪资18K-24K/月)】
任职要求:本科,年龄45岁以下,3-5年相关岗位经验,有致密气和煤层气工作经验优先。
发布者:cubeoil,转转请注明出处://www.mirrorballz.com/archives/82095